院部动态

首页  → 院部动态

集体备课聚合力 共话教育强国新路径 ——思政课部开展“形势与政策”课集体备课教研活动

(通讯员 胡倩)4月18日,思政课部围绕 “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” 主题,在图书馆智慧教室开展“形势与政策”课集体备课教研活动。校党委书记龚永华、纪委书记李国华与全体思政课教师共同聚焦职业教育使命,谋划课程建设新方向。

 


image.png

校党委书记龚永华在会上着重强调“形势与政策”课的特殊重要性。他指出,该课程是连接时政热点与学生认知的“桥梁”,是引导青年学生关心国家大事、树立正确世界观的关键载体。他强调,教师要增强政治敏锐性,及时将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转化为教学素材,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关切,以鲜活的实践案例增强教学说服力,真正让课程成为学生认识社会、把握时代的“窗口”。


image.png

备课会上,主讲教师袁玉娟紧扣主题,结合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)》要求,合理设计教学方案,从 “教学目标” “学情分析”“重点难点”“教学内容” “教学策略”等多个维度展开备课思路分享。“我们要重点讲透 ‘为何建设教育强国’ 的历史必然性;讲实 “怎样建设教育强国” 的实践路径 ,特别是从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 ‘双轮驱动’ 的重要一环, 给学生提振信心,鼓励学生成为‘大国工匠’‘能工巧匠’。”

image.png

参会教师围绕 “如何让教育强国理念入脑入心” 展开热烈研讨。大家一致认为,课程应坚持 “三立足” 原则:立足职业教育类型特征,讲清 “教育强国建设中职业教育的定位与价值”;立足学生专业特点,将课程内容与安全技术、应急管理等专业发展前景深度融合;立足学校特色,挖掘校园里的 “育人密码”,让学生从身边人、身边事中感受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。部分教师还建议,通过 “热点议题辩论会”“共话教育成就” 等创新形式,增强教学互动性,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、更有温度。

此次集体备课不仅是一次教学设计的打磨,更是一次教育强国使命的再动员。近年来,校党委始终将思政课建设作为 “一把手工程”,自校领导带头讲思政课制度建立以来,近五年累计授课近300 课时,覆盖学生近15000人次。思政课部后续将通过 “移动思政课”“精彩一课” 等特色活动,推动教育强国理念进教材、进课堂、进头脑,为培养 “政治坚定、技能精湛、作风过硬” 的新时代安全技术技能型人才筑牢思想根基。


21

2025.04

分享